第九卷 东瀛平叛 第三十三节 炮轰宇都宫 (第1/2页)
当朱祁钰率军来到宇都宫城外的时候不由得感慨了起来。见到这座在废墟旁边建立起来的新城市朱祁钰不由得想到了现在还在后方接受治疗的卫广。东征时正是卫广率领的第五军突击到了宇都宫虽然没有按照计划逮住天皇却将朱祁镇给找了回来而且还将宇都宫这座最初由天皇别宫展起来的城市给炸成了平地。后来日本在宇都宫的废墟旁边重新修建了现在的这座城市同样因为贸易的繁荣这座城市在短短三年的时间里就展到了近十五万人口并且建起了高大的城墙!
“万军平将军在哪?”
“陛下将军在后面安排进攻柞战要去将他叫来吗?”
见到朱祁钰不表态那名侍卫军官立即策马向阵地后方奔去不多时就带着汗流浃背的万军平少将来到了朱祁钰所在的观察阵地上。
“陛下有何吩咐?”
第十一军已经围困宇都宫十多日虽然没有动多大规模的进攻不过万军平早就有点不耐烦了正等着朱祁钰下令进攻呢。
“给你三日的时间不管你用什么办法都要打下宇都宫就算是一座废墟都行你的任务就是在三日之内消灭掉这里的所有叛军明白吗?”
“是末将明白!”
朱祁钰看了万军平一眼这才带着侍卫离开了前线。现在近卫军第一军还有上杉谦信率领的日本中央军都已经到达了宇都宫外围明军以泰山压顶之势动进攻就算第十一军的兵力不够朱祁钰也没有丝毫担忧反正第一军与日本中央军都还没有热身呢。
正午之前在宇都宫外等待了十多日早就已经做好了攻城准备的第十一军向有三万叛军防守的宇都宫动了猛功。这万军平虽为传统的骑兵将领不过。在军事学院深造的时候他从步兵将领准确的说是从炮兵将领那里学到了一点攻城的重要战术就是用炮兵猛轰。一直到轰开城门或者是轰塌了城墙为止!这次第十一军在弹药充足的情况下。采取地正是这一战术!
第十一军是正规步兵军虽然不是第三军那种比较“变态”的步兵军不过第十一军每个师都有一个独立炮兵团再加上军属炮兵团。第十一军一共装备了火炮近六百门这已经远远过东征时期明军步兵军平均四百门火炮的水平。而且。第十一军困为是新组建的军团。所以装备的都是最新的火炮。这些火炮大部分都是针对在东征时炮兵暴露出来的缺点进行改进之后生产出来的。其中主要提高了火炮的战役机动能力简单的说。就是用更好的材料制造让火炮更轻。同时火炮地口径也扩大了这样就能射威力更大的炮弹。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原本一个炮兵班只有五人现在扩大到了六人这才保持了火炮的射。用这种火炮炮击宇都宫那场面更是异常地壮观。
第一天地炮击第十一军的四个炮兵团就打掉了至少五万炮弹。
如果不是朝鲜王国的后勤部队将弹药远远不断地从东京送过来如果不是已经有四支帝国运输船队在不停的将国内制造出来的炮弹运送到前线来如果不是帝国商会以及工业协会公开表示支持皇帝的征战行动允许帝国政府在他们那里赊帐购买军火弹药等到战争结束之后再用战争中所获得的利益来抵偿购买军火的费用的话恐怕朱祁钰都要肉痛了。要知道在东征时很多大规模战役中消耗掉的炮弹都没有过这个数量呢而这仅是第十一军在第一天里打掉的炮弹。平均算下来一门火炮打了八十多炮弹按照标准的射每门火炮都要连续炮击近一个时辰才能将这些炮弹打光!
这还仅仅是个开始第二日万军平仍然让炮兵继续对宇都宫进行炮击。而且炮兵在摧毁了城楼与城墙上的日寇炮位之后将阵地前移了数百步除了对城墙进行炮击之外还对城内进行了大规模的炮击。
黄昏前第十一军的炮兵部队就打掉了六万炮弹最后让朱祁钰都不得不下令万军平节约使用炮弹不然补给跟不上。
经过这么猛烈的炮击宇都宫南面与西面的城墙几乎同时倒塌。万军平也本着节约炮弹的原则让步兵开始了进攻。不过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城内叛军不但没有放弃抵抗反而在城墙倒塌处与明军步兵展开了拉锯战。愤怒之下万军平让步兵撤了回来在炮兵阵地前沿建立防御阵地随后他下令炮兵以全向宇都宫城内倾泻炮弹!
朱祁钰在知道第十一军进攻部队伤亡了数百人的消息后也就没有阻止万军平的复仇行动了。毕竟弹药是可以生产的而帝国将士的性命是不可能在工厂的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两者比较之下朱祁钰自然选择了保护帝国将士生命浪费点炮弹不算什么反正弹药储备很充足一时半会根本就用不完。
炮击持续了整整一夜到天亮的时候才停了下来。而停止炮击的原因不是万军平的愤怒泄完了而是第十一军甚至连第一军炮兵团储备的炮弹都打光了而朝鲜王国的后勤部队要在当天下午才能将新的一批弹药运送过来。当然一整夜猛烈的没有半刻中断的炮击也足够了。
当黎明的曙光照亮了战场也照亮了宇都宫的时候来到了前线观察阵地上的朱祁钰这才看请楚宇都宫成五角型的城墙全都被轰塌了城内也到处都是废墟很多房屋还在燃烧着。虽然看不请楚远处那些街道上的尸体不过朱祁钰相信在这种完全没有针对性没有目标的覆盖炮击之下恐怕这座城市里已经没有几个人能够站起来了吧!
当万军平亲自率领步兵进入宇都宫的时候确实没有遇到多少抵抗。城里大街小巷的全是叛军以及居民的尸体。很多尸体都**着身体大概是在房屋被点着的时候。来不及穿上衣服就逃出来的居民或者是叛军官兵吧。当然逃到街道上来也逃不了一死明军大密度的炮击几乎让城里没有一处角落是安全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