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建文找到了! (第2/2页)
而且这建文现在还出家遁入空门,成了个和尚!
待得朱高爔走进大殿,里面只有帝后两人。
徐皇后向他招了招手,笑道:“爔儿,快过来坐下。”
朱高爔也不客气,老老实实地坐下。
朱棣就有些纳闷了。
“爔儿,你是怎么知道,那建文会遁入空门的?”
“那建文一向以先秦君子自居,是不折不扣的儒家读书人,当年在位的时候,也对佛教多有打压,通过颁布完善度牒制度,来限制佛教的发展,他一个对佛教不感冒的人,怎么会成了和尚,还躲藏在寺庙里面?”
前不久朱棣命纪纲亲自去往福建,追查建文行踪。
而纪纲那也是下了一番苦功夫的,比如研究朱允炆的喜好,直到现在他都记得门清儿,结果去了福建后还是找不到。
没办法,朱棣只好腆着脸找到朱高爔,让他再出出主意。
朱高爔这次直截了当地说出,让锦衣卫彻查寺庙,尤其是深山老林里面的寺庙。
朱允炆爱好儒学不喜他教,这是谁都知道的事情。
听到他这话,朱高爔无奈地翻了个白眼。
大明王朝的佛教,其实发展得并不算好,远没有在蒙元王朝那么舒服。
因为太祖高皇帝朱元璋曾出家在黄觉寺,亲眼目睹了蒙元朝廷尊崇藏传佛教的种种弊端,也意识到佛教具有强大的教化与引导作用同时,又拥有巨大的社会号召力与蛊惑作用,为了能够有效地加强管理和控制,遂制定了一系列限制性的政策。
比如寺院归并、设立正六品衙门僧录司、将全国寺院和僧众分为禅、讲、教三类和推行度牒制度等等。
所谓的度牒制度,就是规定出家的僧人必须要拥有官府颁发的度牒,否则就会被视为是违法,并且不承认僧人身份,只有满足一定年龄条件(男子四十岁以上,女子五十岁以上),并通过官方组织的禅、讲、教方面考试之后,才能获得度牒,具备资格出家,否则就强制还俗,滚回红尘去生孩子!
此举的目的实际上就是为了限制僧人的人数,避免佛教的发展过度膨胀。
而朱允炆又是个“乖宝宝”,在打压僧人这方面,他还是继承了太祖朱元璋的优良传统,对那些僧人并没有什么好脸色。
“这就是你们的误区了啊!”
“大家都以为那建文不喜佛教,所以都觉得建文不会藏在寺庙里面当和尚,那万一要是真的呢?反其道而行之嘛!”
朱棣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再者朝廷虽然对佛门不怎么友好,但也没有太过于刻意打压,反倒是对佛教起到一定程度上的普及和净化作用,进一步促进了佛教寺院的兴建以及佛教的发展。”
比如这京城中,当年太祖高皇帝定都金陵,从全国各地征召名僧齐聚南京,新建和重建了一大批佛寺,使得金陵城再次成为江南乃至全国的佛教中心,寺院林立,僧侣众多,香火繁盛,如皇家敕造的灵谷寺、天界寺、天禧寺、能仁寺和鸡鸣寺,都是顶尖大寺!”
“建文要真是通过这些寺庙的帮助逃出金陵,然后一路逃至海外,也并非没有可能!偏偏锦衣卫就是忽略了这一点!”
此话一出,朱棣豁然开朗。
原来如此!
这还真是锦衣卫的误区!